心在此处,只登一步

To do or To be,这就不是个问题

(1)

有个心理学效应叫孕妇效应。它说,一个女人怀孕之后,发现周围有很多孕妇,而在以前她却没注意到这些孕妇的存在。

孕妇效应,本质描述了人脑对信息的一种筛选机制。当人脑进入到一种模式之后,会很自然的过滤掉其他信息,只关注这个模式下关注的信息。

这种信息的过滤是时时刻刻存在的。在工作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身上,孕妇效应都随时随地会发生。

......

「首富被拒绝」的故事告诉你——价值是「做」出来的

(1)

小马哥当年的创业故事,现在很多人都耳熟能详。

当年,小马哥创立QQ前身OICQ之后,赶上互联网泡沫破灭。此时的腾讯极度缺钱,就想着把QQ卖掉,以保证腾讯的正常运营。

据说,小马哥为了卖掉QQ,在当年找了很多互联网大佬,但因为各种原因都被拒绝了。

小马哥先是找过当年的雷布斯,雷布斯因为太忙,根本没时间见他;小马哥又找了当时网易的丁磊,丁磊觉得QQ产品太简单、技术含量太低,不感兴趣;小马哥接着找到了搜狐的张朝阳,张朝阳算是比较重视这事,召集人商议之后,给出了60万的报价,距离小马哥的心理价位差距太大,交易终未达成。

......

站在人性的路口,我们遥望技术的日新月异

(1)乔帮主的珍贵视频

前几天,在微博上看到别人转载的一个视频,是乔布斯在2001年接受日本节目的采访。作为乔帮主的铁粉,我毅然决然地、痛痛快快地看了一遍。

视频很短,只有11分钟,但内容点并不少。其中很多内容,也就是乔帮主在16年前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到如今还非常有借鉴意义。

不得不感叹,乔帮主果真是神人,对一些问题的认识,着实是入木三分、深刻至极。

......

当读书学习、获取知识成为逃避现实的借口时,你就在吸食「知识鸦片」

(1)

前些天,我给一本名为「学习之道」的书写了书评,顺便做了个小活动。

继续有关学习的话题,就有了这篇文章。不过,这篇文章可不是什么营养丰富的鸡汤,而是煮着毒蘑菇的毒鸡汤——我要说说有关「读书学习」的坏话。

在正式烹煮毒鸡汤前,我想先分享我一个哥们的「读书学习」的故事。

......

「不思考」的零秒思考艺术

(1)

我们会经常遇到一种情境:突然遇到一问题,头脑一片空白、茫然不知所措;思考琢磨了许久,依然不得要领,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该问题,内心中满是焦虑。

这种情境状态,是我们想要努力摆脱的。我们想努力做到一些牛人能够做到的状态——

遇到问题时,不需要怎么花时间思考,脑海中立刻就闪现出问题的解决方案;看起来就仿佛不需要思考一般,解决方案就在脑海里放着,我们需要的时候,随手取用即可。

于是,我们根本不担心遇到什么问题,所谓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心境自然平和宁静。

要做到这种状态,就需要「零秒思考」。

......

源源不断创作优质内容的11种方法之11:激发灵感篇

(1)

这是「源源不断创作优质内容」系列的最后一篇,激发灵感篇。

说是一种内容创作方法,实则并不算具体的创作方法,而是一些激发灵感的方法,作为辅助用于其他的内容创作方法。

每一种内容创作方法,最大的关卡在于才思中断、灵感枯竭;每一种内容创作方法,都需要一定的灵感,让所创作的内容更加深度、更加丰富。

......

最简单的道理,也是最有用的道理

(1)

最近在读一本书,成甲的《好好学习》,颇有些收获。

读书的收获,一般有两类:一类是知道了以前不知道的东西,这叫收获;还有一类是验证了自己知道的东西,这也叫收获。

读这本《好好学习》,我的收获偏后者。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已然在琢磨,学习一项技能,或者学习新事物,要把握一些核心的、关键性的东西。

我知道这个东西的存在,但说不好这是个什么东西。在这本书里,给出来一个定义,叫「临界知识」。我可能更喜欢称之为「底层技能」。

......

意志力不够依然可成事,你只需要构建一条最小阻力之路

(1)

有次去游玩,来到一依山而建的古镇。

古镇特色自然是其散发着厚重沧桑感的古朴建筑,还有就是孕育在其中的历史文化。

另有一景观,是那从山上到山下遍布的、曲曲折折的小路。

闲暇时,走在这些古镇小路上,欣赏沿路的特色建筑和风土人情,着实是件惬意之事。

面对这些古镇小路,我却有个疑问:这些曲折的道路是怎么设计的呢?为何这么设计?

......

源源不断创作优质内容的11种方法之10:排行榜法篇

(1)

前面已分享9种创作优质内容的方法。使用这些方法,基本上可让你有内容可写;运用纯熟的话,创作出优质内容,也在情理之中。

若这9种方法用遍,还是没有什么可以写的话,要么是你实在没什么主题和素材的积累,要么就是你实在不适合码字这个行当。

......

源源不断创作优质内容的11种方法之9:案例法篇

(1)

内容创作,未必一定创作自己的故事,或者自己创作一个全新的故事;也可以写别人的故事,尤其是别人已经发生的故事。这就是内容创作的案例法。

所谓案例,就是工作生活中发生的一个特定的事例,或者一个特定的情景。

我们通过我们的视角描述这个事例或场景,对其进行分析,用以说明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或者方法。

......

一切成就均源自积累

(1) 有一个知名独立博客叫「左岸读书」,一直到现在都在持续的运营。当初混迹博客圈时,几乎天天都会阅读上面发表的文章,从中学到不少。 时过境迁,原本繁荣的博客渐渐的没落,我也很少再登陆到「左岸读书」上阅读......

源源不断创作优质内容的11种方法之8:调查研究法篇

(1)

毛主席他老人家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真正的原创,就应该是经过自己调查、研究而得出来的知识和内容。这些是属于自己「创作」的东西。

而内容创作,最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调查研究法——针对选定的主题,进行调查研究,创作出自己原创的内容。

这些内容,未必全部都是自己原创的,但起码核心观点要是自己创作出的、独一无二的。

......

以我的经验告诉你,为何你不敢直接对别人提出要求?

(1)

在咖啡厅里,你见到一美女(或帅哥),你想结识TA,要TA的电话,应该怎么做呢?

有好多的方法。比如冒充咖啡厅的工作人员,以客服调研访谈的名义,要TA留下电话;或者假装自己没带电话,过去借用一下TA的电话,给自己拨个电话。

在各种方法当中,你知道成功率最高的是什么方法么?

......

源源不断创作优质内容的11种方法之7:采访法篇

(1)

内容不一定是只凭自己思考、研究才能创造,有很多的内容是在与人交互的过程中创造。

从互联网早期的公告板、到后来的论坛,以及后续Web2.0、3.0的博客、微博,帖子的最初发布人所创作的内容,只是一系列内容的种子,更多的内容是跟帖和评论的人与发帖人一起参与创作的。这有点像众包进行内容创作的意思。

作为发帖人,是可以整合所有这些众包人员创作的内容,构建一份更加完善、更优质的内容。甚至把这份内容当做一款产品,随着讨论的增多,理解的深入,对这份内容产品进行不断地迭代。

......

源源不断创作优质内容的11种方法之6:问题解答法篇

(1)

我们写一篇文章,都是针对某一个主题,或者表达我们的观点,或者抒发我们的情绪,或者提供一些方法。

哪怕是写小说,我们也是把自己的一些理念,融入到了故事情节当中,传达给他人。

这些都是为了解决一些人遇到的一些问题。那些人遇到的问题,可能是想法问题、感情问题或者方法问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