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些天,在另外一个平台,分享了一些关于内向性格的见解,受到蛮多朋友的关注,阅读量不小,也有很多人留言讨论。
今天晚上,有一位网友朋友,通过平台给我发来私信,向我请教,如何改变目前的内向状况,让自己变得好一些。
我的观点是,对于内向的性格是没有必要改变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况且内向也是有其优势的。对于内向的人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改变性格,而是要想方设法发挥其性格优势,规避其性格缺陷。
不过,在给出泛泛的建议前,我还是很认真的问了下这位网友朋友的情况。
......心在此处,只登一步
前些天,在另外一个平台,分享了一些关于内向性格的见解,受到蛮多朋友的关注,阅读量不小,也有很多人留言讨论。
今天晚上,有一位网友朋友,通过平台给我发来私信,向我请教,如何改变目前的内向状况,让自己变得好一些。
我的观点是,对于内向的性格是没有必要改变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况且内向也是有其优势的。对于内向的人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改变性格,而是要想方设法发挥其性格优势,规避其性格缺陷。
不过,在给出泛泛的建议前,我还是很认真的问了下这位网友朋友的情况。
......标题说的很拗口,想要表达的意思是这样的:
当你面对不确定性时,你之所以会担心害怕、恐惧不知所措,就是因为面对不确定性带来的未知,你不知道该怎么应对。
一旦你心中下定一个主意,选择了一个逻辑上还算说得过去、自己心里也能接受的应对方案,哪怕这个方案最终证明是错误的,你内心中的恐惧不安也会消失不见。
带给你担心害怕的,是你面对不确定性时不知道该怎么办,不是不确定性本身。
......别人提了一个想法,你想都没想,就提出了否定意见,你觉得别人的想法太不切实际了。
有人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你跟其他聊天时,不经意的说到,其实那人做的事情也不算怎么好,能取得这个成绩是蛮侥幸的。
你是不是也会很习惯性的、轻易的否定别人呢?就仿佛,你是一个天生的杠精,不管别人怎样,你都要来一杠子,反驳一下、否定一下?
......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探索一件事情,就是如何面对不确定性的环境、如何处理不确定性的问题。
一番探索下来,并没有得出来什么成型的方法论,可以应对各种未知的、不确定性的挑战。但是,大体的思路还是形成的。
在前几天的分享中,一直反复提到一个做事情的模式:判断、试验、迭代。这个模式,就是我面对不确定性环境、面对不确定性问题所形成的大体思路。
感兴趣的朋友,不妨翻看之前的文章。不翻看也可以,因为我接下来会重复的分享这个模式。
......最近有个词,叫「微信互联网」,什么意思呢?意思是,微信已经强大到成为一个互联网络的境界。
现在微信看起来是足够的强大,不过在它刚开始诞生的时候,并没有像现在这么完善和强大,反而有些丑陋和弱小。当初,微信也并不是像现在这样,人人都乐意用。它也经历了一些探索,跨过了一些门槛,才发展到如今的体量规模。
「微信之父」张小龙有一篇自述,讲述了当初微信刚推出时的一些探索。
......最近一段时间,在各种场合分享了自己有关做事的一些观点。跟其他所有的分享一样,有人赞同,有人反对。没有关系,这是正常的事情。
在如今这样多元化的时代里,任何事情都是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尤其是对于一些观点性的事情,也不可能只有人赞同而完全没有人反对。
就算是有,这样的事情,也肯定是因为各种原因,而变得毫无意思的事情。
再说,我所分享的一些观点,是我的真实观察、思考和总结所得,只是给了一些供参考的思路,并不是科学研究,无法做到面面俱到的论证。
我越来越相信,在成人的世界里,没什么是绝对的对错,只有是否适用。因此,对于我所分享的观点,您需要作出自己的判断,而后选择借鉴或者丢弃。
......玩问答的时候,碰到一个有意思的问题。
问题问,你接触到的土豪,他们的工作情况怎样的?他们是如何成为土豪的?
我给出了一个回答,在回答中,我分享了我所见到的一些土豪的情况。
他们多数都非常兢兢业业,非常认真而努力,甚至努力到多数人都做不到的境界。可以说,他们能有今天的成就和地位,都是他们努力拼搏得来的。
这个答案,认可的人自然认可,而不认可的人则叫骂声很多。
要么说事实并非如此,那些土豪、富翁都是不劳而获,不怎么努力,只是靠着投机倒把,抓住机会,就成为土豪、富翁了。要么说,我这么讲,就是纯粹的炖鸡汤,并不认识什么富豪,回答只是靠想象。
......百度搜索「21天」,能看到各种21天可做到的事情,比如什么21天练好字、21天减肥法、21天学通Java……
最为有名的一个说法是,21天养成一个习惯。
记得在那几年混迹个人提升的圈子时,到处都能听到人们探讨如何21天养成一个习惯,如果通过这21天养成的习惯改变一生。
那会儿也年轻,对于这种理念倒也是信了。甚至,拿着这种理论去尝试,以为坚持了21天,真的能养成一个好习惯,人生因此变得不一样。
......几年前,还在公司里上班。
一年年底遇到公司升职加薪的机会,经过一番考核下来,一块入职的另外一位同事获得了升职加薪的机会,而我一无所获。
我心里不平衡,问领导为何自己不能升职加薪。领导回答说:你看看跟你一块进来的同事,他跟你有什么不同?
我琢磨了下,自认为自己工作很努力,取得的成效也还不错,跟一块进来的同事相比,似乎也差不多,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我坦诚的跟领导说:我不清楚什么不同,您说是什么不同呢?
......跟朋友聊天的时候,提到一个职场中的螃蟹效应,还蛮有些意思,值得职场人思考一下。
所谓螃蟹效应,是说竹篓中如果放入一只螃蟹的话,螃蟹会很轻易地从竹篓中爬出来;但若是放入一群螃蟹,则没有一只螃蟹能爬出来。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有两只以上的螃蟹时,每一只都争先恐后的往外爬。当有一只螃蟹爬到篓口时,其他的螃蟹会用钳子抓住它,把它拖下去,由另外一只螃蟹踩着它往上爬。如此循环往复,没有一直螃蟹能够成功爬出来。
人如螃蟹,篓子就是职场。
......昨天刚发了一篇文章悼念李咏老师,今天又听闻金庸大侠离世的消息。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真是多事之秋。
这一年走了很多人,很多名人,很多知名文艺名人。也许每年都会走一些人,只是今年能让我们记住的比较多罢了。
......上学的时候,就听说过一句话,叫:成功是99%的汗水,加上1%的天才。
当然,这句话还有后半句——通常1%的天才,比99%的汗水更为重要。
借用这个句式,一事无成等于99%的「懒」,加上1%的「背」。
......安排一任务给同事去做,几天后跟进事情的进展,同事给我反馈说:没有想清楚事情怎么去做,所以还没有开始做。
说实话,听到这样的反馈,我内心里是非常窝火的。回头一想,也没啥好发火的,因为我自己也经常会这么操作。
似乎这么一代少年时代靠着考试教育过来的人,都有类似的心理特征:找不到那条正确的道路,答不出标准答案,干脆就不答题。
......出差的路上,读一本有关于营销的书,书中有一段描述乔丹的文字,让我印象深刻。
文字提到,乔丹退役时,跟耐克就其退役合拍了一则商业广告。广告时长30秒,场景是:乔丹下车,经过那些摄影师,径直出门;没有闪光灯,没有绝杀球,只有乔丹,然后声音悄然而至——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投丢了9000多个球,输了近300场比赛。有26次 ,我被委以重任投制胜球,但是投丢了。在我的生命中 ,我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这也正是我现在成功的原因 。
从乔丹的这段话,我们学到的是:用于尝试,才可能成功。当然,要不断尝试的,不仅仅是在篮球场上,在任何领域里都需要如此,尤其是在如今的社会中。
可惜,我没有找到这个视频,找到了分享出来。
......从事咨询工作留下的后遗症,我一直对方法论特别感兴趣。
更感兴趣的是,我想要找到一个方法论,只要按照这个方法论行事,过程和结果大体不会错的。
有这样的方法论吗?
不知道,但这不妨碍我去滋滋冒油的寻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