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此处,只登一步

聊一聊「工作」,这几点很重要,但你有想过么?

2018.04.09

(1)不好好工作,受害的一定是自己

几年前,有一个刚工作一段时间的小朋友,跟我抱怨工作的事情。

他说:工作活多、钱少,生活苦闷,怎么破?

我反问道:你要怎么破?

他回答说:给多少钱,干多少活呗……

我说:这不好吧?最终受害的可能还是你自己!

一年后,这位小朋友在跳槽找新工作时,遇到了一大难题:工作履历没亮点,新工作单位看不到他的工作能力。

对工作有抱怨,很正常。但由此误解了工作的意义,受害的一定是自己。

(2)工作的本质意义,是创造价值

多数人接受大众对「工作」的直观理解,很少人去细究「工作」的概念和意义。今天,我就做了一次「很少人」。

大众对工作的理解,就是找一份工,挣一分钱;锻炼一些技能,积累一些经验;谋求更高的职位、更好的岗位,还有赚更多的钱。

工作与钱挂钩,甚至以挣钱为目的。这么理解不算错,但会因此造成工作与生活、玩乐的冲突。

如此概念下,工作要辛苦劳作、认真赚钱,生活玩乐则痛快花钱(很少人能花的痛快),冲突之下就有所谓工作与生活的平衡。

有些人,却可以玩乐的同时把钱给挣了,还挣得不少。这玩乐,是不是工作呢?

传统的工作概念里,玩乐不是工作。而若把工作定义为「创造价值的行为」,只要能创造价值,是不是玩乐不重要!

工作的本质是创造价值,价值外显为价格,也就是金钱;创造了多少价值,就能挣到多少金钱,于是我们看到:工作,赚钱。

钱,只是工作创造价值的副产品;因工作而获取的荣誉和成就,也是副产品。可我们却把副产品,当成了主产品!

(3)先为自己创造价值,而后才是为雇主工作

在传统的工作概念里,给多少钱、干多少活,天经地义,对吧?

这不算错!你看钱做事,别人则看事给钱,结果会是谁吃亏呢?吃亏的显然是自己!

工作是创造价值的过程,而你工作所创造的,首先是对自己的价值,而后才是对雇主的价值。

你创造出多少的价值,意味着自己具备多少价值。你拿自己创造的价值,跟雇主交换,满足他们的需求,赚取他们的金钱。

这个过程分两步走,不要混为一谈。混为一谈的结果,就是文初的小朋友所经历的故事。

那位小朋友的做法,他实际上是任由雇主给的价钱限定自己的价值,让别人看到的是他的价值只值那么一点钱。

你应该反过来,根据自己的价值高低去询价,找到出价等同自己价值的买家!

(4)你创造的价值,没人能够霸占,但会被取代

用鸡汤文的说法,你去工作,首先是为了自己,其次才是为了别人、为了社会,而终归还是为了你自己。

你的价值,通过工作来体现。这里的「工作」不限于公司里上班式的工作,而是「创造价值」概念上的工作。

你做了怎样的工作、创造了怎样的价值,决定了你具备怎样的价值。你所具备的价值,就是你的价值,永远不能被人抢去,也不能被人占有。

你的价值,一定会打上你的烙印,也许是在简历中,也许是在什么历史中……总有那么一笔记录,告诉这个世界:你做了什么事情,创造了什么价值,这是你留给这个世界的价值。

但是,你的价值可能被取代,被更高、更好的价值所取代。若不想被取代,你需要创造属于你的独特价值。

(5)创造独特价值的方法,其一是天赋,其二是积累

独特价值,就是你与众不同的价值,可以是人无我有,也可以是人有我优。

如何创造独特价值呢?自然是差异化,创造与别人不一样的东西。为此,你需要做别人不愿做的事、别人不敢做的事、别人不能做的事。

不管做什么,你最终要跟人拼的只有两点:其一是天赋,其二是积累。

天赋,是上天赋予你的东西,比如聪明才智,别人难以抢走。你在天赋上能与人拉开差异,那么恭喜你,你赢在了起跑线上。你也不能高枕无忧,要放大你的天赋,形成壁垒,才能让你拥有长久的独特价值。

积累,靠在长时间的坚持和累积,形成与众不同的东西,别人在短时间也很难超越。积累是对多数普通人而言几乎是唯一真正有用的东西,就算是对那些天赋神通的人也是必要的。

真正能长久坚持的做一件事情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在坚持的同时,还能积累出独特价值的人就更加少了。多数人在坚持的路上自己就放弃了,坚持到最后的人总是少数,这就是事实中的事实。

选定一个方向,长久的坚持下去,不断的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后,你会发现能跟你竞争的人已经很少了。此时,一旦形成积累的优势和壁垒,别人就算是有所天赋,想在短时间内超越你也是很难的事情。

当然,最容易做出成效之处,是你天赋所在又能长期积累的地方。还有,你应该选择困难的事情去做,而不是简单的事情。因为简单的事情,对谁都比较简单。

(6)工作价值的体现,是你创作的作品

不管是普通价值,还是独特价值,你的工作成效如何体现呢?

传统的回答是工作业绩,或者工作交付。这种回答很事务性,缺少了一点点的艺术性在其中,而且也体现不出「你」的因素。

也许是受传统劳作式思维的影响,或者是大工业生产流水线思维的影响,我们会把工作当作一个劳作式的事情,作为公司业务链条中的一个小环节,我们的工作交付,只是把别人要的结果做出来而已。

这样交付工作,只是完成一份差事,做完了也就做完了,没有后续,以后也跟「你」没什么关系。

也许,我们应该用艺术家的思维来对待我们的工作价值的交付。艺术家是怎么工作的呢?又是怎样的工作交付呢?他们的工作交付称之为「作品」,他们的工作是打磨「作品」的过程。

作品可以是有形的东西,比如画作、音乐、产品等;也可以是无形的东西,比如理论、方法等;亦或者是一场活动或事件。它所能表达的是你对其负责的心思,还有你所付出的心血,进而通过你的作品,往往反映出你这个人怎样。

有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是,在英文里,工作的单词「Work」,本身就有「作品」的意思。当你把「Work」看做是不可数的,也数不出来的时候,那就是工作了;而当你把「Work」看做可数的,那就是一个又一个的作品。

看一个艺术家的价值高低,要看他创作了多少作品,尤其是多少好的、价值高的作品。只要出产一个价值很高的作品,这个艺术家的价值就被这个作品给标定了。

在工作中,我们也应该学着艺术家们,用可数的方式来看待我们的工作,用创作作品的态度和方式,来创作我们的工作交付。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自己的工作价值更好的体现出来。

同样的,我们所创作的价值最高的工作交付,也往往标定了我们的人生价值!

(7)持续的创作,是你创作出优秀作品的唯一途径

谁都想要创作出伟大的作品,做出伟大的成就,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多数人,终其一生,所交付出的最高价值的作品,也许只是创造了一个新人!

那么,我们如何努力的去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也就是做出高价值的工作成绩呢?

首先,你要知道什么是优秀、什么是高价值。

看到了真正的优秀、体会到了真正的高价值,你才能知道目标在哪里。要突破自己的认知限制,只有见识到了什么是牛逼,你才可能做好牛逼。

若不然,很容易坐井观天,追逐自己所理解的优秀,在别人眼里,可能渣都算不上。

其次,持续的创作,多创作作品,才可能有好作品。

持续的创作,多创作作品,并不是不顾质量的胡编乱造,而是每一个作品都要付出最大的努力,用尽全部的心血去打磨。

在经历了足够多数量的磨练之后,量变引起质变,在相对平庸的作品里,一定会产生一些优秀的作品、高价值的作品。

(8)未来的职场,一定是「作品流」的天下

风水轮流转,未来的职场,小作坊组织和个人必将重新崛起。

未来的生产模式,是大规模的松散型的生产组织结构,需要每个参与其中的小作坊和个人,对交付的工作要负责。每个小型组织和个人的交付,都是他们的作品,持续影响着后续合作方与他们的合作。

那时候,合作洽谈必以过往作品来权衡合作方的能力和价值。为此,每个小组织和个人,都必将十分重视自己的出品,视其为生死存亡的大事。

其实,我们现在也在用我们的作品来证明自己,我们写在简历上的每一个条目,都是我们的作品。

我们只是没有意识到它们是我们的作品而已!





  • 20180409,文章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