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此处,只登一步

有两类人看重高效率,你一定不属于第一类

2018.04.24

(1)

有位朋友问我:该如何提高自己的做事效率?

我反问他:你为啥要提高你的做事效率?

他回答说:我做事太慢!很多事儿,耗时好长才能做出来;要做好,时间就得更长了。我想要快速把事儿做成、做好,该怎么办?

我接着问他:你有很多事儿「要」做么?

他稍稍想了想,对我说:想做的事儿挺多,好多事儿做的时候觉得效率太低,一段时间后就放弃了。现在嘛,事儿不算多,但也想能手起刀落,快速把事儿搞定,可以留给自己更多时间……

我有些疑惑,问他:留给自己更多时间去干嘛呢?

他立马回答道:可以做更多事儿,比如发展点爱好、休息放松……

我心里暗叹,对他说:好吧!我可以告诉你,有两类人看重效率,但是你肯定不属于这第一类。

(2)

有哪两类人看重效率呢?

第一类人是那种事情很多、特别忙碌的人。因为事情多、时间有限,他们尽可能地充分利用好自己的时间,分秒必争,让自己时刻高效率、高产出。

这一类人,对自己要做的事情很明确,愿付出全部力量努力地做到、做好每一件事情。他们已经让自己的时间,有了充分的价值体现;他们需要用高效率,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时间价值。

还有一类人,他们事情不算很多,也不见得怎么忙碌,但他们一心只想把手头的事情快速做完,赶紧折腾下一件事情。而所谓的下一件事情,也许是一时心血来潮的冲动,跟自己的目标没有啥关系;也许仅仅想赶快把事情做完,自己能有更多时间休息、放松。

这一类人,看似在追求高效率,其实说白了,一个字——懒。咋追求效率还追求出个「懒」呢?他们所谓的效率只是自我欺骗的借口,他们内心深处是想快速从当前的事情中脱离出来,进入到自己感觉更舒服、时间过得更快的领域。而这些领域往往正是让那些人「懒」的领域,比如休闲、娱乐……

我跟那位朋友说:你看,你是不是根本就不属于这第一类人?

这位朋友根本不是追求什么效率,只是懒——没那么多事儿,又懒得在一件重要的事情上投入超多的精力;只想赶快把事儿搞定,就能「懒」的名正言顺了。

(3)

几年前,我很热衷于时间管理,想把所有的事情都管理得井井有条,让自己没有什么时间浪费,有更多时间做更多的事情。

几年来,我在时间管理方面做的还不错,规划、执行、反馈等都做的很好,每天时间用得很充分,做了很多的事情。这算是一种高效率的表现了吧?

有一天,我突然问自己:这几年,自己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细思极恐,我发现:我并没在某件事情上有很大收获,也没在哪个方面积累到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我迷惘了:时间管理得很好、做事效率挺高,为啥就没什么积累和成就呢?

不断反思之后,我慢慢发现:看起来我的时间管理和效率都不错,但我的目标不够清晰和坚定;做了很多事,每件事多浅尝则止、「高效率」地草草做完,追逐了数量,忽视了质量,更没有在一个点上积累……结果就是,几年的做事高效率,却没一点积累和收获!

对多数人而言,根本不需要什么时间管理,也不需要什么高效率。只要找准一件事情,在这件事情上,不要偷懒,沉浸其中,慢慢地做、缓缓地积累,最终一定能成事、一定有积累。短期内,未必能有什么了不起的成绩;长远来看,一定能积累出成就。为此,我们未必能年少成名,至少可以大气晚成。

不要用追求速度和数量的所谓「高效率」,去掩盖不想把事情做成、做好的懒惰;不要拿高效率当懒惰的托词,以没效率当作拖延不做事的借口。

(4)

有一句话说:以绝大多数人努力程度之低,还没有达到拼天赋的地步。

稍作改装,我可以说:以大多数人努力程度之低,还没有到讲高效率的地步。

一件自己最想要做的事情都没有做成,还要什么高效率做其他更多的事情呢?这件自己最想要做的事情做成了,就算是没效率又有何妨?

若能够踏实下来,沉浸在一件事情中,把这件事认认真真地做成、做好,对多数人而言,到这个程度就已经足够。等你做成一件又一件的事情,需要把很多事情都做成、做好时,才是你真正需要所谓「高效率」之时。

我最后跟那位朋友说:别想着什么高效率,你现在最需要的是踏踏实实地把你最想要做的事情做成、做好,哪怕是用最蠢、最笨、最没效率的方式!





  • 20180424,文章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