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乔布斯说「Stay hungry, Stay foolish」,他究竟在说什么?
你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不妨听听乔布斯曾经怎么说
(1)
有位朋友遭遇了些困惑,找我聊天。
他说:我有些迷茫,不清楚自己喜欢做什么,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该怎么办?
一段时间以来,有好多朋友都问我类似的问题,问的我都好为难。
我跟这位朋友说:说实话,你面对的问题,我多少也在面对。我不是人生导师,对这类上升到人生哲理的问题,真心不知怎么回答……
这类问题涉及人生长度的问题,没人可以站在「过来人」的位置上,告诉你人生目标是什么,以及人生喜好该怎么找。
人生路上,有谁是「过来人」呢?所谓的「过来人」,要么已经挂掉,要么即将挂掉。显然,我两者都不是!
想了一下,稍作停顿,我继续说:不过,虽然我不能告诉你怎么办,但有人可以。建议你去听一听乔布斯在2005年斯坦福大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相信你一定会很多收获。
朋友听取了我的建议,认真去研究了乔布斯的演讲。
(2)
几天后,朋友又来找我聊。
他反复地研究了乔布斯的演讲,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我问他:有啥收获?
他回答说:乔布斯的演讲,讲了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关于串连人生的点,相信现在做的事情未来一定能够连成线;
第二个故事关于爱和失去,告诉我们要寻找自己所爱的人和事,直到找到;
第三个故事关于死亡,面对死亡,要听从内心的事情,选择自己喜欢的人和事;
最后,乔布斯说「Stay hungry, Stay foolish」,告诫我们要求知若饥、虚心若愚,保持开放的心态,不给自己设限。
对于朋友关于乔布斯演讲的理解,我表示了肯定。我说:没错,乔布斯的演讲内容结构上比较简单,分享了三个「没什么大不了」的故事,结尾时提出一金句「Stay hungry, Stay foolish」,就是你说的「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接着,我跟朋友分享了我对这篇演讲的一些理解,我说:不过,你有没有觉得,若按照我们常规的理解,你不觉得结尾的金句来的有些突兀么?它跟演讲中的三个故事是什么关系?这三个故事之间又是怎样的联系呢?
朋友沉思了下,说:没仔细想过,你怎么理解呢?
我说:我原来对这篇演讲的理解,与你的理解是差不多的。但我总觉得最后的金句「Stay hungry, Stay foolish」,跟前面的三个故事不怎么搭。
朋友有些疑惑,问道:怎么讲?
我回答说道:你看前面分享的三个故事,都是关于人生和选择,表达出了乔布斯的人生哲学。最后一句「求知若饥、虚心若愚」也有人生的哲理,但是跟前面的主题,是不是有些偏差呢?
朋友仔细的想了想,体悟了一下,赞同说道:是有那么一点偏差……
我继续说道:我认为,乔布斯的最后金句所要表达的依然是有关人生和选择的主题,是我们理解出了偏差。整篇演讲,乔布斯都在传递如何做人生选择这个主题,三个故事之间、三个故事与最后的金句之间,有着严谨的逻辑关系。
朋友很好奇,说道:哦,你说说看?
(3)
继续跟朋友探讨乔布斯的经典演讲,我跟他分享我的理解。
我说:十年之前,我听到这篇演讲时,跟很多人一样,认为这篇演讲很经典,反复的研读。然而,当时的理解跟多数人人是差不多的,理解了每一个故事,理解的最后的金句,觉得自己也就理解了整篇演讲了。
现在想想,当时是否真的理解这篇演讲了呢?我表示一定的质疑。也许跟很多其他事情一样,我只是接受了别人对这篇演讲的解读,以此当作自己的理解,自己并没有真正的去认真研究这篇演讲,没有自己真正的想法。
我继续跟朋友说道:我手账里有这篇演讲的打印稿,最近无聊时,反复阅读这篇演讲,我突然发现,我对这篇演讲的理解不一样了。
朋友问道:有什么不一样呢?
我回答道:我发现了最后的金句跟前面故事所表达内容的不和谐,我就开始琢磨——
这三个故事究竟表达了什么?这三个故事之间是什么关系?这三个故事和最后的点题金句又是什么关系?最后的点题金句究竟什么意思,是我们所理解的那个意思么?乔布斯当时说这话时,他究竟想表达的是什么?
仔细的思考之下,我了解了三个故事之间的逻辑,以及最后金句与前面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
我跟朋友说:我们且不着急点出最后金句的意义所在,先看看乔布斯的三个故事究竟在说什么。
(4)
乔布斯在他的演讲中,讲了三个「没什么大不了」的故事:
- Connecting the dots:串连人生的点
- Love and loss:爱与失去
- Death:死亡
这三个故事表达了乔布斯对人生和选择的不同思考,看似三个不同的思考又有内在的深层次关联。
(5)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Connecting the dots」,串联人生的点。
乔帮主用这个故事表达了他对人生的一个看法:人生难以规划。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你不能用展望的方式串联未来人生的点,只有在某个时候回头看时,会发现哪些人生的点串在了一起。
换句话说,你无法规划人生的每个点,只能在时间过后回头观望,才发现自己人生真正走过了哪些重要的点,以前积累的哪些点在后来的人生中用到了。
为此,如果你现在还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要做什么,按照乔布斯的思路,你不应该去规划你的人生,而是要找属于你的「点」。
如何找呢?这些点,往往是你喜欢的、想要做的,且不管这些点以后是否有用——但你需需要相信,这些点以后一定会有用的,你要相信「功不唐捐」。
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 You have to trust in something - your gut, destiny, life, karma, whatever. Because believing that these dots would connect down the road will give you the confidence to follow your heart even when it leads you off the well-worth path. And that will make the difference.
你要相信将来你的这些点一定会连接起来。你需要相信点什么,直觉、命运、生命、因果,随便什么。相信这些点在你的人生路上一定会串连起来,会让你有自信的遵从你的内心选择,哪怕是荒诞不经的选择。正是这些,带来不同。
寻找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每一个尝试,都可能就是一个点,你所做的事情,为之付出的所有努力和花费的功夫,都不会白费。
而你尝试每个点,都是一次选择,都有对所爱的选择和对失去的态度,就有了第二个故事。
(6)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Love and loss」,爱和失去。
在这个故事里,乔布斯在他职业生涯如日中天的时候,被从苹果赶了出来,几乎失去了一切。
原本这是一个关于失去的故事,可是乔布斯后来发现,此时的失去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
离开苹果后,乔布斯遵循自己的所爱,创办了Next和Pixar,取得了一定的成就。90年代末,苹果危难之际,乔布斯又高调重回苹果,并把他在Next中研发的技术带回到了苹果,为后来苹果的中兴奠定了基础。
You’ve got to find what you love. And that is as true for your work as it is for your lovers. Your work is going to fill a large part of your life, and the only way to be truly satisfied is to do what you believe is great work. And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If you haven’t found it yet, keep looking. Don’t settle. As with all matters of the heart, you’ll know when you find it. And, like any great relationship, it just gets better and better as the years roll on. So keep looking until you find it. Don’t settle.
你得找出你的所爱,工作上是如此,对情人也是如此。你的工作将填满你的一大块人生,唯一获得真正满足的方法就是做你相信是伟大的工作,而唯一做伟大工作的方法是爱你所做的事。如果你还没找到这些事,继续找,别停顿。尽你全心全力,你知道你一定会找到。而且,如同任何伟大的关系,事情只会随着时间愈来愈好。所以,在你找到之前,继续找,别停顿。
在乔布斯看来,失去是放下,是开始;接受失去,重新开始,会让自己有更多机会寻找自己喜欢的事情。
为什么要接受那些失去的?为什么要寻找我们所爱的人和事呢?这就是第三个故事要告诉我们的。
(7)
第三个故事是关于「Death」,死亡!
因为我们随时面对死亡,因为我们时间有限,我们只能遵从自己的内心,把有限的时间用在我们所爱的人和事之上,和所爱的人在一起,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Your time is limited, so don’t waste it living someone else’s life. Don’t be trapped by dogma - which is living with the results of other people’s thinking. Don’t let the noise of other’s opinions drown out your own inner voice. And most important, 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your heart and intuition. They somehow already know what you truly want to become. Everything else is secondary.
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浪费时间活在别人的生活里。不要被信条所囿-盲从信条,就是活在别人思考结果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淹没了你内在的心声。最重要的是,要拥有跟随内心与直觉的勇气,你的内心与直觉多少已经知道你真正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任何其它事物都是次要的。
死亡对生命的限制,让我们要遵从内心和直觉,选择我们所喜所爱,并坚定不移。在未来,我们会看到,我们所有的选择都会连成一条线——我们的人生路线。
(8)
再回过头来看这三个故事,所表达的都是有关人生和选择的事情。
这三个故事的逻辑,大体应该是反过来的:
因为我们随时面临死亡,且时间有限,我们要做那些对我们来说有真正意义的事情,这些事情一定是我们喜爱的事情。
选择我们喜爱的事情,就意味着我们的人生要面对失去;同样,人生中出现了失去,也给了我们新的开始。
不管是失去已有的东西,或者尝试做我们喜欢的事情,我们人生中的某个点,在未来的某个时候,都会用得到,都可以串连起来。
因此,乔布斯的三个故事正确顺序是:死亡、爱和失去、串连人生的点。
(9)
朋友听了我的分享,还有些疑问:我可以理解你说的这三个故事的逻辑,可是这三个故事,跟「Stay hungry Stay foolish」又是怎样的关系呢?
我回答说道:这三个故事,按照一个逻辑,描述了如何看待人生和选择。按我的理解,乔布斯说的「Stay hungry Stay foolish」,也并不是用来描述我们面对学习、面对成长的心态,依然是描述看待人生和选择的哲理。
朋友问道:这怎么讲?
我回答道:我们在面对人生和选择时,要保持着hungry,要保持着foolish。这个其实不难理解,我们可以反过来看——
Stay hungry,若人生不hungry会怎样呢?若吃饱饭了,就不会再想吃,对食物也不再感兴趣;若对人生抱着一种「饱」的态度,觉得以后也就这样,就新的可能不再感兴趣,也不再追求,人生也就停滞了。
Stay foolish,若人生不foolish又会怎样呢?有了所谓的聪明和智慧,设想已经对人生知道很多,知道怎样是最好的,对每个选择都做最优的规划,完全按照自己的规划前行,也许会一帆风顺、一往无前,可也少了更多的可能和不同。
保持饥饿,你的人生还将继续,还想寻找更多不一样的东西,继续提升人生的价值。保持愚蠢,不去刻意规划,按照自己的心,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前行,能让未来有更多不一样的可能。
现在的社会发展,随时都有新的事物出现,也随时都有旧的事务消失。我们的职业也好,兴趣也好,都是在不断的变化中的。我们现在无法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我们要保持一个饥渴的状态、开放的状态,面对未来人生的各种可能,也要去尝试各种可能。
我们就算一时找到了所爱的东西,看起来是天赋所在,也不能就是停止,还要继续的向前走,继续的探索,继续的寻找……一直继续寻找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Stay hungry会让人想去寻找,Stay foolish让人找到了一定的答案后不停止懈怠。人生是在不停变化的,你的天赋、目标,也会不断变化——只要你的人生还在继续。
因而,「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是一种生命的状态,人生持续变化,永不会保持一时的结果。
(10)
朋友依然有问题没能解决,问道:如果说人生不可规划的话,若我现在的选择是错的,那我的人生岂不是要走弯路,我的时间和生命岂不是浪费了呢?
我回答说:乔布斯已经回答你了,不会浪费,你要相信、也会发现,未来某个时候你回头看时,你现在所做的每个选择、所做的每个尝试、所做的每个点,都会串联起来,它们都在未来的人生中被用到——这也就是所谓的Connecting the dots故事所要传达,也就所谓的「功不唐捐」。
朋友又问道:如何能确保呢?
我回答说:也许没有人能确保,乔布斯也不能,所以你需要「相信」——相信点什么,如同饥饿的人对食物的信仰,如同傻子对执念的坚持。
乔布斯的整篇演讲,都在传达这样的理念:死亡随时来临,我们时间有限,人生持续变化,人生不可规划,我们就去选择我们所喜所爱,拥抱各种可能吧——只要尝试、只要付出、只要努力,一定会有所成就的,你要相信如此,事实也将会证明如此。
我又补充了一句:虽然乔布斯说现在的选择和尝试在未来一定能串连起来,虽然「功不唐捐」,但所谓的「选择」和「尝试」,是那种很认真地尝试,浅尝辄止或者三分钟热度的尝试,不在此列。
任何一件事情,只要是你的选择,那就专注其中,认认真真的做成、做好。这件事情就算不是你未来要做的事情,现在的认真和付出,也绝对不会是浪费。任何认真付出而做成、做好的事情,在未来一定会成为你人生路上的点。
从这样的角度来看,其实一个人是否有野心不重要,是否有寻找到伟大目标的能力也不重要,重要的能力是——不管设定什么目标,都能把它做到并做好。
具备了这种把任何目标都能实现的超级能力,那么没有什么目标是你搞不定的,不是么?
(11)
一番口水言论下来,朋友有所得,跟我说:听你这么一说,我大体明白了乔布斯演讲的意义,也清楚了你的意思……
我插了句话说:这些只是我的理解,仅供参考,你应该有你自己的思考。
朋友继续说道:我知道,不过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真的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什么都不喜欢又什么都不讨厌,这又怎么办呢?
我被问住了,稍稍思索了下,回答他说:你要是真能够什么都不喜欢又什么都不讨厌,也能够什么都不做而只是平静地傻呆着,我表示说我没什么建议了,你这已经到了一种修行的境界,超脱我等凡俗了……
后来,跟很多朋友聊,发现还真有蛮多朋友达到这样类似「超脱凡俗」的境界,也让这等境界成为了一个生活的问题。
当然,针对这个生活问题,我也有些我的建议,在以后的文章中分享吧。
- 20180507,文章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