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此处,只登一步

国人把钱看得太重,把人情看得太轻

2018.09.04

在群里一帮朋友聊「钱」的话题,我说了一个观点:

国人对金钱的态度有些畸形,要么完全不谈钱,要么就是看得太重。

比如说,朋友找你帮忙做一些事情,你要搭一些时间和成本进去,你会找朋友要钱么?多数国人不会要钱。

为什么不要钱呢?因为谈钱伤感情嘛,买卖不在、人情在。

看起来,国人很重「人情」,对金钱看得很淡。

果真如此么?

从国人的文化习俗来看,朋友帮忙,收费十分不合理,这显得没有人情了。因为朋友找你帮忙,跟你交换个人情。这次,他欠你一次人情,下次他换你个人情。人情这么往来,关系感觉上就近了很多。

这大概就是国人的「人情交际潜规则」。

一旦别人想跟你交换人情时,你要评估价格,给他人的感觉是,你是在拿金钱在衡量感情,没了人情味——感情,可以是拿金钱来衡量的么?

如此看起来,确实国人很重人情,对于金钱轻的多。

可是,若朋友帮你,你欠了朋友的人情。这个人情,在未来某个时候,朋友找你帮忙,你却无法帮忙时,矛盾就出现了:你欠我的人情,你就要还!不然,你就是无情!

而对于人情的索取,可能是欠人情的一方没办法支付的。人情,没有办法用金钱衡量,也意味着别人要你还人情时,你可能要倾其所有都未必能够还上。

一旦到了纠结于谁欠谁的人情、谁有情谁无情,结果往往是撕破脸皮,连朋友都没有的做了。

这么说,国人到底是重人情,还是轻人情呢?

实际上,国人标榜的那些,往往是其不那么重视的;而国人闭口不谈的,往往又是其特别重视的。

也就是说,国人太重视金钱了,只是口上不说;国人太轻视人情了,因为可以随时因为什么事情撕破脸皮,没了人情。

正常的状态是怎样呢?人情归人情,金钱归金钱,不要混为一谈。谈钱的时候,好好的谈钱;谈感情的时候,就好好的谈感情,这就好了。





  • 20180904,文章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