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此处,只登一步

在你圈层里,慎重选择你的初始位次——它几乎永久决定了你的位置

2018.10.08

(1)

社会心理学家曾作过一个实验:

在召开一次会议时,先让人们自由选择自己的座位。选定完毕,会议开始后,中间会有好几次休息时间,安排人们到室外休息片刻,而后再进入会议室内入座参加会议。

如此五至六次之后,社会心理学家发现,大多数人都选择他们第一次坐过的位子。

也就是说,在一个临时的群体里,人们第一次为自己选定的位置,往往是他在这个群体里一直所处的位置。

他自己很少会选择改变选择,因为他自己认定了自己选择的位置。别人也不希望他改变选择,因为别人也认定了自己的位置,不想因为他人的改变而带来自己的改变。

改变,对多数人都是很困难的、不愿意去做的事情。

(2)

大学里,上大课时,往往是一个年级的人一起上,几十人、上百人。

在上大课的第一天,全年级的几十号人就基本上会选定自己的座位,这个座位一旦选定,这一个学期都会很少变化。

一般而言,前面一两排,都是学霸级的人物,他们霸占最有利的听课位置,还能随时上台跟老师讨论。你看,一道下课,直接上讲台问问题的,多数是前面几排人。

中后部的同学,往往是跟随听课的人,属于中规中矩,成绩不算靠前,但是也不差的那些。他们不会太出头,兢兢业业的做好自己的学生本分。

最后部的同学,往往是打游戏到半夜,早上没睡饱,过来办公室里补觉的。一般会睡一节课,逃一节课。老师们也大体记住不他们,不管他们到没到。他们也不在乎成绩多好,只要能过就行。

还有处于后部左右两边的,多数是男女混坐,属于上课同时,谈谈小恋爱的。

从初始同学们的选定的位置,大体就能看出来,这上学的几年里,这些人在学生的圈层里处于什么位置,变化的可能性一般比较小

(3)

朱宗良先生是美国优派集团的创始人,全球最大的显示器跨国集团总裁、亿万富翁。

但是,他从小就有一定的学习障碍,学习成绩一直不好,也没有拿到什么好的文凭。工作以后,他不想庸庸碌碌,想要出人头地,就奋发努力,克服自己的各种障碍。

在他做业务员受训时,他就要求自己,每次上课一定要坐在最前面,每次培训老师提问题,他一定是第一个举手回答,不管举手之前是否知道答案。

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从一开始就在一起进入公司的业务员总占据了头部的位置。在后来的工作当中,果然也是绩效最出色的。

再后来,他就自己创业,慢慢的做成了世界级的公司,成为亿万富翁。

(X)

只要有人群,划圈层似乎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毕竟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是自然规律,人力难以改变。

又有上面社会心理学家发现的规律,一旦人们找准自己的位置,一旦一个圈层每个人都明确了自己的位置,这个圈层的位置变动就变成一件异常困难的事情——自己不愿意变动,别人也不允许你变动。

你想到了什么呢?在社会这个大群体里,你想要处于什么圈层?在你所属的圈层里,你又想抢占什么位置呢?

想清楚了,在第一时间占据那个位置,它就是你的。是第一,或者是最后,这都是你的选择,你都要接受选择的结果。

一旦选定了,以后你再想往上爬,要付出异常艰辛的努力了。





  • 20181008,文章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