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37年,弘一法师在南普陀寺佛教养正院讲述了他在闽南居住十多年的过往,提到他曾用过一个名字叫「二一老人」。
为什么叫「二一老人」呢?这是弘一法师从两首诗句中引申而来的名字。
弘一法师读过一句古词,曰:一事无成人渐老(清·焦亮的《无题》);又听得清初吴梅村临终的一句绝命词:一钱不值何消说。
两句词句,都说人生一事无成、一钱不值;两句词,开头都是用的「一」字。弘一法师用两句词自嘲,故称「二一老人」。
(2)
「二一」,不仅仅是弘一法师用来自嘲,更多是勉励自己。
他说道,自己的性情有些特别,因为他希望自己做事情不完满,做事情失败。
居然有人希望自己做事不完满,希望自己做事失败?着实性情有些特殊。弘一法师解释道:
因为事情失败、不完满,这才使我常常发大惭愧!能够晓得自己的德行欠缺,自己的修缮不足,那我才可努力用功,努力改过迁善。
相对的,一个人如果做事圆满了,这人很容易心生满足,洋洋得意,反而会容易暗暗滋生傲慢懈怠之心,生出种种的过失。
因此,做事情、修行,还是要不完满、不成功的好。
(3)
虽然弘一法师的这套说法,很有道理,却不足以俗世中人效仿。
弘一法师之所以这么说,有他自己的理由。他本是天众奇才,接受过顶级教育,作诗、填词、书法、作画、篆刻、音乐、演戏,无一不会,无一不精。他做任何事情,几乎都可以轻松的做到。
因此,对他来说,把事情做成不是什么难的事情。他因为可以轻松做到想做的事情,因而容易心生怠慢,他为了警戒自己的代码,潜心修行,才有了「二一」的说法。
虽然叫「二一老人」,虽然自称「一事无成、一钱不值」,要知道他在出家前,在你诗词、书画、篆刻、音乐等方面已经取得不俗的成就;而在出家之后,更是修行成了律宗十一代世祖而成佛,是近现代少有的人物。
如此成就中的任何一个,我等俗世中沉浮的凡夫俗子努力一生未必可得,每日兢兢业业谋求把事情做成、做圆满而不可得,还想要希望事情做不圆满、做失败,这就是无稽之谈了。
(X)
看到一番道理,很有感触,借鉴之前,一定要明确这番道理的适用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如同弘一法师的这个例子,道理是没有问题的,你不能直接来学。你要更深入一步,弄清楚弘一法师要表达的本质是什么——要戒自慢、戒懈怠,持续用功、持续努力、持续修行,以及持续精进。
精进无止境!
- 20181021,文章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