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此处,只登一步

判断、相信、耐心和事实

2018.10.24

(1)

从事咨询工作留下的后遗症,我一直对方法论特别感兴趣。

更感兴趣的是,我想要找到一个方法论,只要按照这个方法论行事,过程和结果大体不会错的。

有这样的方法论吗?

不知道,但这不妨碍我去滋滋冒油的寻找。

(2)

2017年时,定了3个词的方法论:信仰、目标和学习。

比较概括的事情,大体上都不会有什么大错。这三个词的方法论,逻辑是这样的:……我忘记啥逻辑了,感兴趣的朋友,不妨翻看去年的文章研究下。

最近经历的一些事情,尤其是这两周每天用很短时间玩抖音的经历,我又琢磨出来四个词的方法论:判断、相信、耐心和事实。

这四个词是啥逻辑呢?好在现在还记得清楚,可以稍稍的分享给大家。

(3)

判断,这个词,意思是对事情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不管是战略时选择目标,还是执行时选择路线,都需要有一个精准的判断,让自己选一个对的方向。不然,方向错了,做的越多,错的越多。

如何做出准确的判断呢?这是个好问题。好问题的意思是,真是个好问题,以至于我没有标准答案回答。

(4)

做出了一个判断之后,紧接着面临一个问题是要相信你的判断。

好多事情,不是判断不准确,而是执行中,不相信自己的判断,做了一些投入后,没有见到成果,对判断产生了怀疑。

怀疑大到一定程度,就改弦易章,换一个新方向重新开始。做到最后,结果发现,最初的判断才是对的,悔不该当初啊。

如何相信自己的判断呢?这同样是个好问题。更为好的是,「相信」这个字眼,似乎很难跟外界什么方法来挂钩。

很多「相信」而言,相信就是相信,跟其他什么都没有关系。

(5)

反过来问这个问题:为何不相信自己的判断呢?

答案常常是,投入了一段时间后,见不到成效,以为自己的选择是错的。那如何改变这种情况呢?是时候需要耐心和事实这两个词出场了。

耐心是说,要耐心的按照既定的策略执行下去,直到看到一定的结果。因为相信,你可以很耐心的执行下去。就算不相信,也要耐着性子傻傻的执行下去。

在执行到一定程度后,如何判定自己既定的判断是对或是错的呢?

自然是要根据执行的结果。

那么,执行的结果又是什么呢?

不是你的感受或感觉,而是产生的真实事实。

结果的对与否,不是你感觉上对或者不对,而应该是找证据、摆事实,有真凭实据来证明了你执行的结果是对或是错,由此才能断定你当初的判断的对错。

因此,没见到事实之前,绝不轻易改变最初的判断,按照既定的判断耐心的执行下去——这就是一条很基础的方法论。

一定要尊重事实,依据事实说话,而不是依据感觉说话。

(6)

这四个词,在这两周玩抖音小视频的过程中,表现的很明显。

各位不妨也琢磨下,是否也有类似的情形——在你的故事中,有判断、有相信、有耐心,还有对于事实的尊重?

欢迎有故事的朋友,跟大家分享你的精彩故事。





  • 20181024,文章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