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此处,只登一步

你之所以一事无成,只因为一个字

2018.10.28

(1)

上学的时候,就听说过一句话,叫:成功是99%的汗水,加上1%的天才。

当然,这句话还有后半句——通常1%的天才,比99%的汗水更为重要。

借用这个句式,一事无成等于99%的「懒」,加上1%的「背」。

不过,这句话就没有后半句了。虽然1%的运气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让人的成就有了优秀和卓越的差别,但是那99%的懒,几乎是决定了一切。

为此,曾国藩也说过,「古今天下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至败。」

(2)

懒之一字,可以表现的很明显,也可以表现的很隐蔽。

那些游手好闲、无所事事之人,我们能看到他们身上的懒,说他们因为一个懒字而一事无成,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而有些人,整天忙碌不停,甚至没有一刻闲暇的时间,若说他们也是因为一个懒字而无法取得一些成绩,可能会有很多人不可理解。

人的懒,表现在多方面,有行动上的,有思维上的,还有性格上的。

任何一个一无所成的人,分析他的历史轨迹,我们总能从某一些角度看到他们身上的懒。

当然,取得成就的人不能说他们身上就没有懒的痕迹,至少他们在某一两个重要的方面没有懒惰,乃至非常的勤奋。

问题是,那些一事无成的人,都懒在什么地方呢?

(3)

我们重点分享一下「隐性的懒」,这些懒的隐蔽性很强,我们未必看得出来,甚至也未必意识到,但它们本质上都是懒。

1. 懒得思考,尤其是体系化、战略性的思考。

很多人看着很忙碌,每天都在做各种各样的事情。几年下来,并没有积累出来什么成绩。

他们只是没有目的的瞎忙,并以忙为借口,逃避对于思考的懒惰,尤其是成体系的思考,比如思考自己的目标、思考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比如一些人会说自己一事无成,是因为自己入错了行。没错,男怕入错行,入错行对人的发展影响是比较大,问题是为何会入错行呢?只是因为当初在选择行业的时候,没有花力气、勤奋的去研究自己最适合什么行业。

类似的,在做事情的时候,有人提出来「别让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人们之所以懒得思考,是因为行动,常是有确定性的方向,至少也是短暂的目标性;而思考,则常常是不确定性,谁也不知道思考会得出什么结果。因而,思考是非常痛苦且辛苦的事情。

2. 懒得付出努力,尤其是遇到挑战,面对恐惧时。

虽然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就是贪图享乐,不愿意付出努力,不愿意承担辛苦,因而想要的也只是空想,无法真正的让自己拥有。

这类的「懒」还是比较明显,能被人看的出来。

还有一类情况,虽然知道想要什么,但觉得山高路远,害怕危险、害怕险阻、害怕出错、害怕失败,就干脆就不行动。或者找个其他自己常做的事情、肯定能做成的事情,让自己忙碌于这类心里有底的事情,而逃避面对挑战、面对恐惧。

这类的「懒」就会隐藏的很深很深,别人无从察觉。又因为有替代性的忙碌,所以人们会认为,这类人挺勤奋,没有成绩,只是运气不好。

3. 懒得追逐好运,尤其是短时间内看不到效果

运气,也是要追逐的。

虽然好运有很大的随机性,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到来。但是,我们都知道一句话——机会青睐有准备的人。

因此,没有机会,那就做好准备去等待机会。等到机会来了,靠着充分的准备,才能把机会抓住。

好多人懒得准备,自然也是懒得去追逐和捕捉好运气。虽然天天的期待好运气,等到好运气来的时候,根本就抓不住,眼看着是被别人抓在了手里。只能感叹,是自己运气不好,所以抓不住好运气。如此,人生难以从死循环的逻辑中出逃。

有些人也去准备了,但是准备了一段时间,看不到机会和运气,就以为没有什么效果,也就放弃了。不相信自己的努力,不持续付出努力,这也是懒。而如此对待好运气,简直相当于赌博。

只要人不懒,一方面可以做好准备,准备随时抓住到来的好运;另一方面,还可以寻找各种可能,自己创造好运气。

4. 懒得与众不同,因而慢慢的泯然众人矣

要有所成就,必然在一些方面要与人不同。若跟人们都一样的话,凭什么是你取得成绩,而不是别人呢?

不过,若要从一个群体中脱颖而出、鹤立鸡群、与众不同,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和压力。毕竟人是社会性的生物,人云亦云,融入到人群随大流,会让人心理上感觉更加轻松、更有安全感。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从众心理。

一旦从众的话,你就难以彰显出自己的不同,也难以做出跟他人不一样的成绩,慢慢的也就泯然众人矣。

泯然众人,也是懒的结果。你懒的有一颗强大的内心,懒的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强大的人。

5. 懒得耐心等待,非常短视的只看眼前利益

心急,本身就是一种懒。就跟所谓的心直口快一样,也是一种懒。

心急的人,总是懒得付出更多耐心,懒得留出足够的时间,让事情慢慢的酝酿,直到事情做成。所谓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就是这个道理。

就好比烧一锅开水,心急的话,在水还没有开之前,就打开锅盖看看水是否开了,反复几次,结果会让原本很快烧开的水,半小时乃至一个小时都烧不开。

很多人说,心急是一种性格,改不了。未必改不了,只是懒得改而已。

在现如今的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事情,都需要延迟满足感,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让自己有耐心等待,一直等到事情孕育成型,并最终获取成功。

(4)

懒,是相对于勤奋来说的。那么,不懒的话,我们要怎么勤奋呢?

我的理解是,要按照事情原本的规律行事,这就是勤奋。

你想要获取成就,你就要思考,你要明白想要什么,你要准备好应对挑战,要长时间付出努力,要耐心的等待,要做到与众不同。

这是成事的客观规律,是事实状态。你需要认清楚事实状态是怎样,然后不偷懒的按照事实的规律去做,这就是不偷懒。

(5)

有个朋友问我: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去探索,这自然是懒。可是,我去探索,但是总是探索不出来,这是懒么?

短时间看,不算是懒。放在人生的长度看,不是懒,是什么呢?

谁说探索了,就一定马上就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了?谁说一时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一辈子就不变而一直清楚了呢?

您怎么看呢?





  • 20181028,文章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