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跟朋友聊天的时候,提到一个职场中的螃蟹效应,还蛮有些意思,值得职场人思考一下。
所谓螃蟹效应,是说竹篓中如果放入一只螃蟹的话,螃蟹会很轻易地从竹篓中爬出来;但若是放入一群螃蟹,则没有一只螃蟹能爬出来。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有两只以上的螃蟹时,每一只都争先恐后的往外爬。当有一只螃蟹爬到篓口时,其他的螃蟹会用钳子抓住它,把它拖下去,由另外一只螃蟹踩着它往上爬。如此循环往复,没有一直螃蟹能够成功爬出来。
人如螃蟹,篓子就是职场。
(2)
很多人在职场中会遇到这么一种情况——
自己想努力的把工作做好,展现出自己的价值,获取更多的利润。
但整个办公室职场环境属于一种不求上进的状况,你会发现自己想要把工作做好、做出色是很难的。
因为你想把一些事情做好的时候,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和不配合。
有些时候,是团队中故意有人不配合,故意给你拆台,让你无法把工作做好。
还有些时候,并不是有什么人故意为难你,只是因为大家保持之前的状态习惯了,一旦被改变,就会不自觉的不适应,进而不自觉的给改变带来阻碍。
你就是那只想爬出去的螃蟹,眼看就要爬出篓口了,总是有人拽你一把,把你拉回原地。
他自己不能爬出去,他也看不得别人爬出去——也有点「不患贫,而患不均」的意思。
(3)
除了篓子里的螃蟹效应,那天我又听到了另外一个螃蟹效应,这次有关乎螃蟹的死活。
这个螃蟹效应是一个段子。
段子说,一人去海鲜店吃海鲜,海鲜店昧着良心,给这人用死了的螃蟹做菜,这人吃不出来,倒也觉得味道不错。
吃了若干次死螃蟹之后,有次再去海鲜店吃螃蟹时,店里没有死螃蟹了,于是店家就亏了一次,给这人上了活螃蟹做的菜。结果,这人一吃,发现味道不对,硬是说这家店这次给他死螃蟹吃。
当吃习惯了死螃蟹之后,再吃活螃蟹,就以为死螃蟹的味道是正宗的,而活螃蟹是死螃蟹的味道。
(4)
在职场中,当我们眼界不高,又没能认清楚事实,我们很容易把一些谬误当作事实。
而一旦我们看到真正的事实,我们形成的谬误认知,会让我们认为真实的事实是假的,我们认为的才是真的。
乍一看,这是件挺可笑的事情,是吧?我们怎么可能那么傻?事实是,我们就真的很可能那么傻。
我们的世界,充斥着各种感性的认知,和自我认可的东西,这些都是「我认为」的东西。而这些「我认为」,参杂了太多的个人因素,以至于距离事实相去甚远,而我们又一心思的认定自己认为的就是事实。于是,就有了「死螃蟹是事实,而活螃蟹倒成了撒谎」的段子了。
因此,认清楚客观事实,是多么难能可贵的一种认知能力啊。
(5)
两只螃蟹效应,有什么关联么?咋看起来没有什么关联,深思之下,还是有些深层次的联系的。
在篓子里的螃蟹,他们认为的事实是:大家都是一个水准,也都应该一个水准,都在这个篓子里瞎折腾,这就挺好——也许这就是他们认为的好状态。
当有一只螃蟹,看清楚事实,发现这种状态很糟糕,想要从这个糟糕的状态中摆脱,并创造一个更好的状态时,其他的螃蟹就会认为,是这只螃蟹在把事情变糟糕,他们要挽救这只螃蟹。
其他的螃蟹们并不认为自己是给别人造成了阻碍,相反的,他们认为是在帮助别人、挽救别人,内心中没有任何的负罪感,相反也许会有些道德优越感。
这就是螃蟹群体的现状——人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人人都认为尽力负责,但人人都走不出去,也都无法变好。
- 20181031,文章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