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此处,只登一步

21天并不能让你养成一个习惯

2018.11.02

(1)

百度搜索「21天」,能看到各种21天可做到的事情,比如什么21天练好字、21天减肥法、21天学通Java……

最为有名的一个说法是,21天养成一个习惯。

记得在那几年混迹个人提升的圈子时,到处都能听到人们探讨如何21天养成一个习惯,如果通过这21天养成的习惯改变一生。

那会儿也年轻,对于这种理念倒也是信了。甚至,拿着这种理论去尝试,以为坚持了21天,真的能养成一个好习惯,人生因此变得不一样。

(2)

理想很丰满,而现实很骨感。

很多坚持了21天,以为养成了习惯的事情,在21天之后,发现并没有养成习惯。

比如有段时间坚持早起,曾经连续两个月不间断的在早上5点左右起床,记得那会儿快进入冬天了,每天醒来,天都是黑的。我想坚持了不止一个21天了,该形成习惯了吧?可惜的是,某一天一放松,第二天没能继续早起,再后来所谓的早起的习惯直接崩盘了。

一直到现在,我也没有做到长时间坚持早起。但是坚持21天的早起,并不难。

再说个例子,我去年坚持运动,从3月份一直坚持到到11月份,这更加不止好几个21天了吧?可是到了冬天,从某个时候开始,说不想运动了,也就不运动了。再往后,几乎再没有坚持下去的。

我后来开始明白,他们说的的「21天」是骗我的,这个21天只是一个虚数,并不是说只要坚持了21天,就能持续坚持下去了。习惯这个事情,不管坚持多久,都可能随时中断,除非是变成刷牙洗脸这种不得不做、又自然而然的事情。

又进一步的思考,我认为,若顺应人性的事情,21天足以让你养成习惯,甚至都不用21天。而不顺应人性的事情,坚持多久,只要还有坚持的念头,都可能随时中断。

(3)

凡是相信所谓「21天养成一个习惯」的,几乎都不可能养成什么习惯。

为什么呢?又该如何养成习惯呢?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有「21天养成一个习惯」想法的,念头里存在一种结果导向,会认为只要坚持到了21天,就有一个结果了,习惯已经养成了,后续就可以不用坚持。

习惯的事情,顺应人性的,不养也成;不顺应人性的,要一直的养、一直的坚持,直到它成为顺应你人性的部分。

在正常的观念里,任何事情都会有开始,也要有结果。日常工作生活中,面对多数的事情,人们多是结果导向,就是期待事情有个明确结果。没有明确结果,事情则处于一种不确定的状态,对不确定性的厌恶,是人的天性。

当然,对自己感兴趣、喜欢的事情,人们可能保持一种过程导向,一直处于那种过程中,可以持续这种过程状态很久,这不是习惯也是习惯。

因此,针对第二个问题,答案是要把想要做的事情变成习惯,一定要把事情变成自己感兴趣、自己喜欢的事情。

(4)

那如果一件事情,自己就是不喜欢、没多少兴趣,还必须得做,该如何处理呢?

很多人在职场当中,常常面临这样的场景:负责的工作,自己不喜欢,没有多少兴趣,还得靠它养家糊口。面对这类场景,该怎么办呢?又能怎么办呢?

大多数的人,在外界环境的压力下,不得不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可能一做就是几年、几十年。你看,这也算是坚持下去了。

为什么能坚持下去呢?因为这是一个长期的事情,短期内看不到结果,事情虽然很痛苦,但是平摊到很长的时间维度里,短时间承受的痛苦似乎也就没有那么大了。

因此,借鉴这种情境和模式,对于一件自己还想要做、但是不喜欢、不感兴趣的事情,把它当做一件长期的事情,用长期的视角来看这件事情。

从一开始把事情看成是长期的,你心里会清楚短期内可能看不到效果,也不会着急着做出来什么结果,你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在较长的时间维度里,安排每天都做一些相关的事情,也就是每天都坚持了这件事情。因而,在做这件事情的长时间周期里,做这件事情不是习惯,也是习惯了。

去年尝试运动和瘦身,一开始设定为十个月,就是朝着这十个月实现减重10公斤、十个月里每周运动两三次的目标。

这么设定,就不会因为一两次运动,体重没减下来而着急。心里清楚这一两次运动一定是有效果的,只不过要在长时间里才能看出来;也清楚每次运动虽然会有些辛苦,但不着急草草结束,还有那么长时间,得要慢慢来;又因为时间很长,干脆不去想什么这次运动或下次运动是否辛苦,到了该运动的时候,去运动就好了,哪怕是当成一个麻木执行的任务也是好的。

因此,几个月下来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实现了当初既定的目标。

还有一点,长时间维度里要坚持的事情,周期很长,因而某一天的中断,对个人坚持下去的信心的打击会很小。毕竟这么长时间,中断几次很正常,只要中断之后,再重新捡起来,继续的坚持下去就好。

在我去年坚持运动瘦身的过程,在我这十几年坚持写日记的过程,验证了这一点。总会有一些时候,就是不想运动,就是不想写日记。这没有关系,今天不运动、今天不写,明天继续来过。短时间里看,坚持是中断了;长时间维度看,还仍然在持续坚持,惯性还在。

(5)

但是,坚持和习惯的大敌,是抵达了某个结果。

结果的出现,意味着这件事情有了一个结束。原本坚持的事情,到现在有了结果,是不是可以不用坚持了?心里会自然的回答,既然有结果了,当然不用坚持了。因而,坚持的中断,习惯的废弃,随之而来。

要继续的坚持下去,只能再定一个长时间维度的目标和任务,继续之前长时间维度里实现某件事情的过程。

在设置长时间维度的目标和任务时,还有一点要特别注意,时间长度和目标要设置的合理且有一定的挑战,要让自己相信,自己是真要做到这个事情,自己也能做到这件事情,这件事情也真的能看到结果。

为什么很多人设置的整个人生长度里要坚持的事情,最终无法坚持呢?因为他自己都未必相信,他能看到这样整个人生长度的事情的结果。没有结果的事情,他是不可能坚持的,除非他心中有一个巨大的信仰和信念。

因此,设置长期要坚持的目标和任务,要选择合理的时间长度,至少要半年起,但最好不要超过10年,太长了自己不确定能否看到结果;要选择合理的预期目标结果,追求起来有一定的挑战,且一定能够做到。

当然,这件事情一定要有不得不做的理由,而不是可以不做的理由。一旦有可以不做的理由,某个时候,这个理由一定会战胜不得不做的理由。

(6)

从整个人生的时间维度来讲,我们选择做的事情,应该是有一定难度的,且需要长期去做的事情。

没有难度的事情,别人也可以轻易做到,就没有了我们做的价值。我们选择做的事情,一定是有一定难度且价值较高的事情。

短期的事情,我们做的话时间较短,别人也一样可以短时间内搞定,一样是价值不高,且无法形成壁垒和优势。

一件事情,你做的话,需要一年的时间,别人就算再聪明,做到你的水准,也至少需要8个月。这类事情,才值得做,才有的价值壁垒的积累。

只是这类事情,无法短时间内看到结果,无法获取短时间内的满足感,你需要把满足感延迟,在未来的某个时候获取更加巨大的满足感。

别相信什么21天奇迹的鬼话了,21天既不会让你掌握什么靠谱技能,也无法让你养成什么习惯。

你需要相信的是长期的积累,以及延迟满足感带来的更巨大的成就。





  • 20181102,文章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