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此处,只登一步

对自己负责

2018.11.14

(1)

这个故事以前我也许讲过,用在分享沟通技巧的案例当中。今天想从另外一个角度,重新审视这个故事。

有次,一个合作伙伴,让我给他们写一份东西。因为合作许久了,我欣然答应。

要交付的东西有些复杂,我先顺着自己的思路,草拟了一份大纲,并对大纲的条目做了简要说明。随后,我把这份大纲发给了合作伙伴,让他们就大纲思路提提意见,而后再修改。

几天后,合作伙伴打电话跟我抱怨,说我写的这份东西,差点把他给害死了。我满心疑惑,更是十分委屈,一份让他们提意见的大纲,怎么得到这样的反馈呢?

后来了解到,我把大纲草稿给合作伙伴发过去,本意是让他给提提意见,我好做修改。而合作伙伴对我的意图有些误解,直接把这份东西作为成品提交出去了。可想而知,结果是一团糟糕。

我赶忙跟合作伙伴道歉,并跟他一块努力挽回整个事情的负面影响,好在最终负面的影响并不大。

(2)

从沟通的角度来看这个故事,重点讨论的是信息沟通的准确无误,可以分享一些做到信息沟通准确无误的方法。

不过,换个角度看,这不仅仅是一个沟通的问题,还有一个用什么态度看待自己交付物的问题。

我在给出去那份大纲草稿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我所给出去的任何东西,都属于我的交付物。

交付物一旦交付出去之后,我就无法掌控别人怎么看待它们,无法掌控别人怎么处理它们,更无法预料到什么人会看到它们,别人会怎么传播它们……一切都相当于交给了未知,让我的交付物在完全未知的世界里发酵。

这就跟我们说出去话一样,俗语说「说出去的话,如泼出去的水」,是无法收回的。更为关键的是,你「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你说出去的话,是没办法控制别人会怎么听,听了之后会怎么理解,理解之后会怎么琢磨话中的味道等等。

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别人一定会通过我们给出的交付物,来判断我们的能力和价值。如若我们给出去的东西不够好,别人就会认为我们的能力不够,价值不够高;如果我们给出去的东西足够的好,别人可能会比较高概率的认为我们能力还不错,价值还可以。

我们虽然无法控制交付物给出之后会怎样,但是我们起码可以确保我们交付物在交付那一刻是比较完整的、价值是比较高的,这样才可能有较大的概率获得外界的好评,证明我们的能力和价值。

还有一点也是确定的,就是我们交付出去的物品所带来的影响,一旦产生了之后,就是很难逆转的,而且是产生持续影响的。也跟话语一般,一旦说出去之后,产生的影响在发生之后,就再难以抹去。

因此,我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要随便的把没有完成的半成品交付出去,就算是完成的成品,我们也要确保其有较高的品质、较大的价值,能给我们带来正面的评价,彰显我们的价值。

若不能给我们带来正面的影响,那不如就先不交付出去,先把交付物做好了再说。

(3)

知人知面不知心,这话虽然说的是难以把握人的真实心意,也说明了一件很现实的事情——

人与人之间,没办法直接知道对方心意,只能通过对方的表现,对方给出去的东西,来认识和判断对方的人品、能力和价值。

你说你有怎样的能力和价值,这没有用,别人只会通过你的行为、你交付的东西、你做出的成绩,通过他们自己的观察和判断得出结论。

为此,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对自己的交付物、对自己的成绩负责,也就是要对自己负责。

当然,你可以不对自己负责,你不对自己负责的结果就是,没人会对你负责。既然你自己都放弃了自己,整个世界自然也会放弃你。

很残酷,但这就是现实。





  • 20181114,文章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