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2月21日,微信突然发布了新版本,全新的7.0版本。
本次更新,变化比较大,界面几乎彻底更换,并增加了一些新功能,比如:
- 「点赞」变成「好看」,且你点赞的文章会被推荐给好友「看一看」;
- 新增加「时刻视频」功能,记录生活美好时刻的10-15秒短视频;
- 新增加「强提醒」功能,被设置强提醒的人的消息,全屏显示在手机上;
对此次更新,有人称赞,认为界面更符合现在审美、功能也更加丰富;也有人叫骂,改变了大家已形成的使用习惯,给一些人带来了负面影响。
不管称赞,还是叫骂,微信的每次更新,尤其是功能方面的较大更新,总能成为吃瓜群众茶余饭后的谈资,让人津津乐道。
(2)
问一个看起来有点愚蠢的问题:为何微信每次更新都如此引人注目?
答案似乎很明确——因为微信站在了互联网舞台的中心,成为人人必用的超级APP,其一举一动自然就吸引了人们的关注。
如果想要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你就要登上舞台,占据舞台的中心,成为舞台上的主角。
问题是,微信一开始并不是移动互联网舞台上的主角,它究竟如何登上舞台、如何成为主角呢?
刚上线时,微信还只是一个界面丑陋、功能简单的小工具。那会儿,无论在设计上、还是在功能上,比微信做的好的APP并不少,比如当初的米聊。在后面的发展中,微信打败了所有的竞争对手,一步步的走向了如今的霸主地位。
在每一步的发展中,微信并不是全面出击、平均发力,而是一次在一个功能点上做到足够好,在一个小领域内,做到这个领域的头部乃至第一。
例如,真正让微信拥有大量用户的是「附近的人」这个功能,这在当时并没有其他的APP做这个功能。凭借在这个功能上的发力,微信的用户体量一下子飙升至上亿的规模。
即使只是在一个小功能、小领域里,你能做到极致、占据第一的位置,就能让你吸引到足够多的关注,获取到大量的资源。
类似微信的发展,想要登上舞台、成为主角,你只需要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去攀爬,在每个台阶的有限领域里,你都要做到第一、都成为主角,慢慢的你就会登上最终的舞台。
(3)
可能有人并不赞同上述的说法,认为微信能够雄霸天下,是因为有个好爹——腾讯——在腾讯QQ积累的大量的用户基础上,想霸占舞台,要容易的多。
话这么说,也并不算错。微信的发迹,肯定是沾了他这个好爹的光。但是,有大量的用户基础,就一定能够把APP做成么?也未必如此。
每次互联网上,有任何大的变动,总有一堆的互联网评论家、互联网分析家,开始发表各种文章来进行各种算命。此次微信的大更新,自然也难逃被算命的命运。
多数的算命专家认为,此次微信的更新,是为了阻击头条系产品的扩张。「好看」和「看一看」是为了正面刚头条,「时刻视频」是为了抢抖音的用户。
且不管这么算命是否准确,起码说明一点,头条系已经成为腾讯的头号敌人之一。
此次更新之前,腾讯系做了很多的产品,想要狙击头条系产品,但均宣告失败。那么,问题来了——以腾讯如此巨量的用户基础,依然无法阻止头条系的崛起,甚至在与头条系的对战中落于下风,头条系是怎么做到的?
头条先从BAT不屑于做的内容领域里切入,成为自己所在内容分发领域的第一名,积攒了一定的用户量基础;而后,再切入看好的短视频领域,找准一个差异化定位,快速占据短视频领域的头两名的位置。
而一旦在某个领域里占据了第一的位置,其他方想要杀入进来并取而代之,难度还是非常大的。任何领域,总有一个先发优势,也总有一个第一效应。
所谓第一效应,类似马太效应,就是获取第一名的位置,就会获取领域里最多的资源、最大的权力。
(4)
如何在某个领域里成为第一呢?
最简单的方法是你创造一个领域,在你创造的领域里,你自然会是第一。接下来,你的历史使命是推广你创造的领域,让这个领域越来越大,你所占领的领域面积也会越来越大。
若是你在一个已经存在的领域,那么你就需要在这个领域里跟别人比拼,战胜一个有一个对手,最终站到第一的位置。在这个领域里,你需要跟所有的人都比一遍么?不需要,你只需要打败领域里现存的第一即可。这是很难的事情,换个角度来看,也是最简单的事情,因为你只需要研究原本的第一即可。
当然,你站在了第一的位置,就要随时面对那些想要获得第一的对手的挑战。获得第一不难,难的是保持第一的位置,尤其是一直的保持第一的位置。
然而,这一切是你霸占第一位置所必须要承受的。
- 20181225,文章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