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此处,只登一步

确定事情能否做好,是不是就不要做了呢?

2019.03.18

(1)

让一位设计师给做一份网页的设计,商定五天搞定。

到第四天的时候,跟设计师聊了下,问了下进度如何。结果,设计师告诉我,还没有开始做呢。

我很纳闷了:这么长时间了,为啥还没有开始做呢?

设计师回答我说:一直没有想清楚怎么做,所以就没开始做……我做事风格就是如此,事情想不清楚,就不行动。不过,我明天会给你一款设计的。

我接着问:你以前做设计,都是这么做的么?

设计师回答道:是的,差不多都是到最后的时候,才有灵感迸发,在最后的时间里,完成设计。所以啊,截止日期,是第一生产力!很多人,都跟我一样!

额,果真是如此么?

(2)

安排一着急活儿给同事。

这事儿这位同事没有做过,但一时也没有其他人能做,只好勉为其难让这位同事去做了。

这位同事也素以做事认真著称,想着把这个活儿交给他做,应该不成什么问题。

几天过后,跟这位同事沟通事情进度时,这位同事告诉我:事情还没有开始做!

我问他:为什么还没有开始做?这几天都在干嘛呢?

同事告诉我:因为没做过这件事情,心中没有底,所以这几天都在研究把事情做专业的方法。心想,等明白了怎么做专业之后,再好好的把事情搞定。

我有些哭笑不得:做专业自然是好,但是因为是急活儿,首先关注的是给个结果,其次才是是否足够专业。

(3)

在咨询公司时,经常性的做方案,写PPT。

一开始的时候,自己做事的习惯,也是要想清楚整个PPT的梗概架构之后,才会着手做PPT。

而想清楚整个PPT的梗概架构,往往耗费很长时间,甚至还常常想不清楚。

每每到了这种情景,眼看着剩下的时间不多了,只好硬着头皮,根据当下的思路,先把PPT做起来,不管什么思路是否完整或者通顺。

就是这么一开始,把脑海中的想清楚的思路先做出来,慢慢的会引发出新思路,一边做一边想,一边想一边做,在最后的截止时间里,就把事情做好了。

再后来,自己已经习惯性的做方案、写PPT,我意识到,其实哪有什么灵感啊?又哪有什么一下子把事情想通了呢?都是一点点做,一点点的想,做和想相互启发,螺旋前进的。

我又在反思了:为何一开始自己不愿意动手做呢?

因为害怕没想清楚,随便开始做的话,做的东西太烂,被别人看低。

还因为怕一开始花了功夫做出来的东西,思路是错的,后面被完全的推翻,继而自己浪费了很多的功夫,太过于麻烦。若如此的话,为何不先想清楚呢?

不论是一开始想要想清楚,还是想要把事情一下子做专业,说白了,一个字——懒!

太多时候,我们总是用各种的借口和理由,只是掩盖了背后的这一个「懒字」!





  • 20190318,文章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