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此处,只登一步

跟对车,走对道

2025.02.24

每一周都会遇到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也会有许多不同的思考,到最后感受最多的,还是经常思考的那几件事。

(1)

偶尔有些时候,会开车去上海办公室上班。

上下班时间,上海的交通非常拥挤。堵在路上时,就会瞎想:为啥会这么堵呢?

车多肯定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有些其他不那么重要、但很可能是眼前这条路堵车的原因,那就是:走在任何一条路上,总能碰到一些开车很「斯文」的人,前面空荡荡的道,自己不知道是为啥慢悠悠的开,原本拥堵的路就更加拥堵了。

每每在路上某个车道碰到这些「斯文」败类,心中就非常感叹:选对一个正确的车道,跟对前面一辆正确的车太重要了,不然看着前面的车各种慢慢悠悠,旁边车道上车辆唰唰的呼啸而过,内心里火气腾腾却又满是无奈。

跟错车,走错道,开车也能开出抑郁来!

(2)

看到一篇杂七杂八的文章,关于个人IP的,其核心观点是:

不要打造「个人品牌」,打造一个足够有趣的生活,让人们愿意关注你。——@thejustinwelsh

按照这个观点,接下来行动关注点则是:

与其问“如何建立个人品牌”,不如考虑一个不同的角度: 是什么让我的生活变得有趣? 或者, 是什么能让我的生活变得有趣?

在打造个人品牌这个事情,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有所自己的思考的。

我认可作者的这个观点,虽然这个事情不是自己目前要做的事情,需要学习的是,自己要在自己的领域里,有更加深度的思考,如此才能有所突破、有所成就。

(3)

有点闲暇时间,比如蹲厕所,就用手机整理自己过去写的文章。

不整理不知道,自己以前写的乱七八糟的文章还挺多。写的时候,没考虑后续的整理,现在要整理起来,工作量不小。没那么多时间,只能用零碎的时间整理。

昨天整理时,看到自己写的两篇文章,现在看来,还是蛮有些启发的。

这两篇文章是:

这两篇文章,一篇强调了出场的重要性,只有出场,才有成功的机会;另一篇强调了(出场后)选择好初始位置,初始位置几乎永久决定了自己未来的位置。

自己想要成功么?想要的话,就克服恐惧,无论如何的出场吧!出场后,要选择好自己的位置,占据最佳位置、占据最有利位置,一般也是第一的位置。

无论出场,还是占据第一的位置,都要面临各种外界的挑战,面临心理上的不舒适,面临内心的恐惧,自己想要有所成功、有所成就,就要正面、直面它们,克服它们或者与它们同行,才能最终走到所谓的成功的位置。

还是要做些让自己恐惧的事情,让自己「显眼」,让自己占据「最佳位置」:

  • 坐座位,抢前排;
  • 但凡聚众场合,都要当众发言,第一个或最后一个;
  • 但凡聚众场合,都要站在人前,让自己「显眼」;

(4)

最近发现,在很多事情上,都很容易犹豫不决,以至于常常错失机会,以及很是疲累(决策疲劳)。

反思下,为何会在做事情的时候犹豫不决呢?

其一,比较不出事情不同选项的优劣,因此不能快速而果断的做选择;这是因为认知高度或者思考深度不够,不能把握住事情的本质;

其二,人心不足,事情所有的选项都想要,事情所有的好处都不想放弃;结果呢?所有的苹果都想要,结果一个苹果都得不到;

有所取舍,敢于取舍,选定方向,才能在未来确定本次选择回合的成败。什么都不选,看起来什么都没失败;什么都没失败,也意味着什么都没成。选定回合的目标,失败了就认,总结成败得失的经验后继续前行;成功了,那就完成了本次回合的前行。

生活,是回合制的,每个回合都要有明确的目标!不怕失败,快速失败,才能快速成功!

很励志、很鸡汤吧?原生态散养走地鸡炖的。

(5)

因为工作需要,非常关注AI大模型的发展,毕竟是在相关的领域,每周记录一下关于AI大模型方面的思考。

三周前,关于DeepSeek带来的影响,我有个思考,认为DeepSeek因其训练和推理的低成本投入(据说是OpenAI的十分之一,实际上可能在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可能会造成2025年算力的需求没有那么大了,为此国内去年各种轰轰烈烈的算力中心建设的项目,今年可能会减少很多,而那些原本押注今年算力项目业务的企业,可能就要面临业务的调整。

现在,我可能要啪啪打脸了,自己的思考思路是有些问题的。从最近几周工作接触的客户需求来看,DeepSeek并没有带来市场对算力的需求降低,反而有所增加,为何呢?

DeepSeek以低成本、高性能的表现,将带来AI大模型的普惠,让很多企业和单位,在投入较少的情况下,可以用得起大模型。我们接触到的各种客户,都在热火朝天的学习DeepSeek,不少的客户在投入几台算力设备的情况下,就安装部署DeepSeek大模型,开始研究和使用起来。

因为DeepSeek降低了大模型的使用成本门槛,让大家都能用得起AI大模型了,在这种情况下,会让很多用得起的人和组织,开始尝试结合AI大模型的基础模型能做一些什么业务,许多的中小企业、创业公司,也开始AI大模型+业务的尝试。使用的人和组织多了,对算力的需求也变多了,只不过这类算力需求,不再是算力规模巨大的算力中心,而是相对分散一些的算力。算力的类型,也不是以训练为主,更多以推理为主。

为此,这一年算力还会是一个非常好的生意,可能生意的形式会有所不同。目前,也看到国内很多大厂在发力抢占算力生意的市场,而推理算力,对算力芯片的限制没那么大,想必不会是一家独大,应该是百花齐放。(希望不会再次被打脸!)





  • 20250302,增加文章内容;
  • 20250228,增加文章内容;
  • 20250224,文章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