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此处,只登一步

多赚钱,就多些自由与尊严

2025.07.24

(1)

超过一个半月,我没有写什么东西,这段时间也确实没有什么思考,主要原因是近两个月,我在工作上遇到了比较大的变动。

所谓工作上的变动,不仅仅是我的岗位调整,还在于调整到新的区域和团队之后,面对了这个区域和团队的大地震,出现许多问题,面临很多人员的更换,差点导致整体的业务的停摆。

在这个期间当中,面临各种不确定性,面对各种琐碎事情,我的精力被分散的厉害,各种事务都是碎片化的。在这样碎片化的状态中,感觉专注力被破坏的非常厉害,想拿出一个小时甚至半个小时完整时间来思考一些问题、写一些东西,基本上都做不到。不仅仅在于不太容易找到完整的时间块,更在于即使有完整的时间块,自己也难以沉下心来、心无旁骛的去思考、去写作——差不多每隔几分钟就会焦虑,想要从当前的状态中跳出,去干点其他什么事情。

这就是当前的工作性质、工作状态,带给我的专注力的破坏。有如《深度工作》这本书中提到的观点,事务的碎片化,造成专注力的碎片化,甚至这种对专注力的破坏是不可逆的。为此,我需要寻找或创造机会去改变,或者改变工作内容,或者改变工作岗位,去做一些有机会可以做深度思考、高价值的事情。

(2)

寻求改变,最容易想到的一种方式是换工作。

而人到中年,换工作真心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情,需要考虑的事情太多。这是老生常谈的话题,果断换工作是一种正确的选择,谨慎考虑也是一种正确的选择,怎么选择都是对的,都有成功的案例,也都有失败的案例。

当然,稳妥起见,最好是能够骑驴找马、平稳过度。更稳妥的方式是,有属于自己的安身立命的手段,不管怎么换,自己都利于不败之地。

什么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手段呢?可以是自己不可替代的能力,有其独特的价值,到哪里都是稀缺产品,到哪里都有议价权;也可以是自己掌控的客户或者业务,面临再差的职场环境,都有自己的客户或业务保底,所谓手中有粮、兴中不慌。

除了打工收入之外,人还是需要有多一些个收入途径。这些个收入途径,不是能够让自己挣更多钱、让自己有能力想做什么,更多是让自己有拒绝的能力以不去做什么。

蔡澜曾说:多赚钱,就多些自由与尊严。不得不说,他这话是很有道理的。成人最大的体面是赚钱,最大的安全感则来自手头的宽裕和内心的宁静。

(3)

另一种改变的方式,不换工作,换内容、换方式。

若是有机会,更换工作的内容,做一些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可以让自己能够深度思考、能够提升专注力,那就做这类的事情。若是不能更换公司要求的工作内容,也可以调整工作方式,减少碎片的事情,让自己拥有块状时间投入深度思考、注意力集中的高价值事情。

虽然是打工人,我们也可以定义自己工作的内容,也可以选择工作的方式,只要能够创造出公司所需要的价值,工作内容和方式并非一成不变的。当然,若是仅仅做个躺平的打工人,按照岗位职责要求敷衍了事的工作,那就另当别论。

到一家公司打工,我们在「出卖」自己的时间为公司服务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借」公司的资源为自己服务。例如「借」公司的品牌让自己增值,「借」公司的业务提升自己的能力,「借」公司的平台打造自己想做的产品等。

纯粹的打工人,是纯粹的「出卖」自己的时间换钱,「不纯粹」的打工人,则是在赚钱的同时,打着别人的工,追逐自己的价值。

不管是纯粹的打工人,还是「不纯粹」的打工人,最终都是为自己工作,都是为自己的「目的」工作。出于怎样的目的,最终会收获怎样的结果。

(4)

不管是变或者不变,不管是打工或者不打工,关键是要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自己的「目标」或「目的」是什么。

工作了近二十年,看到当前一些朋友、同学的状态,基本上凡是那些清楚自己目标或目的人都混的很成功,而那些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人往往都混的很一般或者很失败。

一切都是为了自己,一切都是为了达成自己的目标或目的,否则就是被人奴役的「牲畜」了。





  • 2025072401,文章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