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了一个视频报道,说:硅谷现在主要是招聘两种人,一种是顶尖的开发人员,另一种是粉丝数量超过10万的大V。
前者是核心技术人员,是产品开发的基础,也会是产品和业务的护城河体现之一。至于后者,则是用以营销产品和企业,提升产品和企业的影响力。
招这两类人的逻辑是:虽然现在AI的加持下,技术门槛极大的降低了,但是高精尖的技术AI搞不定,还是掌握在少数的顶尖开发人员手里;又因技术门槛降低了,产品开发变得更加容易,产品的丰富但趋同,会导致把产品卖出去会变得愈加困难,这就是那些大V要解决的问题。
不知道这个说法的真假,回头找硅谷的朋友确认下。逻辑上说的通,也佐证了自媒体、网红在未来仍是一个前途广阔的职业。
(2)
A16Z合伙人乔·施密特和安吉拉·斯特兰奇发表了一篇关于AI创业路径的深度思考,他们认为,在当前AI领域创业只有两条路可走:
其一是「油井」,深耕在某个具体场景,掌握核心数据,最终形成完整的记录系统;
其二是「管道」,把分散的系统和流程打通,自动化那些原本依赖人工判断和跨部门协作的工作;
逻辑上来说,不仅仅是AI创业如此,多数的创业也都是如此,要么深耕某个场景,要么打通管道。
上面提到的顶尖技术和大V,前者也算是打井,后者则是铺管道——不一定是管道型的产品,而是产品到用户的管道。
借着「油井」和「管道」的比喻发散开思考,这个社会上、各种商业中,布满了各种油井和管道。
(3)
反思到个人职业选择上,自己是要挖「油井」,还是要铺「管道」?自己是要做个油井工人,还是管道工人?
挖「油井」就要把油井挖深了,把油挖出来;铺「管道」,也要把管道铺通了,让油能够流进来、流出去。
从技能角度看,前者需要的是专业能力,后者依赖的是连接能力。但不管是哪种能力,都需要做到足够的极致。
只是,AI时代的创业若只有这两路可以走,那么AI时代的职业是否也只有这两路可以走呢?
- 20250902,文章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