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对上、对下、对很多人,都有讨论过有关「成熟与否的话题」。我对很多很多事情,其实都抱有非绝对论的论调,就是不认为什么是一定对的、什么一定错的。
对「成熟与否」这件事情,还是要做一些思考的。其实,对很多常见的一些概念都需要做更加细化和精准的思考。
一、什么是「成熟」?
很多词汇及概念,太常用了,我们并不会纠结其定义。大脑思考的原材料是概念,概念的定义本身就隐含了它是什么、该怎么做,明确概念的清晰定义,或者自己给出来一个自己的定义,是非常有必要的。
什么是成熟呢?
百度百科上的定义,成熟是长大、成长的意思,一般指生物体发育到完备的阶段,或者事情发展到完善的程度。
在心理学上,也对成熟做了定义,指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经历若干阶段,达到完备的状态;在思想上,从幼稚向更高层级转变,变得更加理智。
总体而言,成熟的状态,是一种完备、完善、理智的状态。
二、「成熟」能带来什么好处?
做人、做事成熟,情绪稳定、思绪理智,把事情考虑的面面俱到,照顾到尽可能多的利益相关者,可以把事情做到利益最大化,从个人做事来说,这本身就是极大的好处。
相较于「不成熟」者,找到事情的最优解,利益相关者能获得利益最大化,他们会愿意跟你有更多、更长久的合作。在社会圈层中,你得到了人们的认可,意味着有更多的机会、更好的前途,未来的生命以及生活也意味着更加安全。
在人类社会中,某个群体的「认同」是一个人极大的心理安全诉求。毕竟,从原始社会开始,单个人类个体是弱小的,那些被群体抛弃的个体所面临的几乎就是死亡,如此造成了群体认同是人的基本心理安全诉求。
「成熟」的标签,会让人获得主流社会群体的认可,不会给群体带来意外的威胁(不成熟的行为,可能会给整个群体带来不可预知的危险),个人在群体中获得更多机会、更高的地位,个人的安全性也就更高了。
三、「不成熟」又能怎样呢?
我们在社会场合里,出现了不恰当、不成熟的举动,以至于对社会和群体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时,常常面临的后果或者说惩罚是:影响未来的前途。
因为你的不成熟,会给群体、给他人带来威胁或危险。别人不会跟你合作,群体不会让你承担更重要的角色,你也就没有获得认同、获得更多机会的可能,自然想要获得的利益和安全也不可能,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影响了未来的前途。
问题是:什么是前途?影响了前途又如何呢?
粗浅的理解,前途可以说是一个人在一个群体、一个方向上中能获得的机会和可能。若可选的群体、能选的可走的路径很少时,当机会缺乏、能走的路径被阻挡,那一个人只能身居这个群里中的底层,个人安全不能得到保障、欲求无法得到满足,这可谓是前途尽毁的表现了。
然而,在现如今的社会中,人们的理念和价值观极度多样化,人类社会群体也极大的分化,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小群体、小圈子。你在一个圈子里混下去,完全还可以在另外的圈子里获得机会;同样,人们现在可选的人生道路也是数不胜数,一条路走不通,完全可以走其他的道路,甚至于你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路子。
因此,在如今社会中,只要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是很难做到让一个人所谓的全部路径上的「前途尽毁」。这大概很好的印证了一句话: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必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不成熟」,可能为影响未来的前途,不过这个前途需要加一个范围的限定语。对个人而言,「不成熟」并不能真正对人生带来什么极大的损害。
况且,上面在讨论「成熟」的概念时,提到成熟意味着完备、完善的状态。什么是完备、完善的状态呢?意味着不会再有发展、不会再有成长,按照自然发展规律,接下来将面对衰退,乃至死亡。
就好像树上的果实,青涩的时候,是还在酝酿成长的阶段,成熟之后,就要面对从树上脱落,跌进泥土里,逐渐的衰败、腐烂,最后与泥土尘埃混为一体。
在如今变化快速的时代,成熟未必是什么优势,不成熟也未必是什么劣势。不成熟的冲劲、成长的欲望和创新突破的勇气,都会是这个时代更加需要的。
四、做个幼稚的傻逼又如何?
前些时候,看到彼得·考夫曼的一篇演讲,很受启发。
彼得·考夫曼是谁呢?他是航空航天公司Glenair首席执行官,号称是这个时代最会做生意的人之一。这些描述可能会让人对「他是谁」仍旧没什么概念。若说,他是查理·芒格的好友,更是《穷查理宝典》的编辑,可能很多人就意识到他是谁了。(人没个让人耳熟能详的标签,还真是不行!)
彼得·考夫曼在演讲中,引用了美国棒职大联盟明星卢·布洛克(Lou Brock)的一个观点。
卢·布洛克(Lou Brock)曾在圣路易斯红雀队曾创造了美国棒职大联盟的盗垒纪录,他曾经说过:给我看看谁害怕显得很愚蠢,我就会让你看看谁每次都会被打败。彼得·考夫曼继续评价道:如果你在生活当中被打败的话,很可能是因为你害怕自己显得愚蠢。
成熟,会让人们更加符合某一个群体的要求,会让人看起来更加的聪明和睿智。相反,不成熟,大体就是会让人认为这个人是愚蠢的。人们认可成熟,不认可不成熟,很可能就是害怕自己显得愚蠢。害怕愚蠢的结果,就是为了成熟而成熟,不敢于突破、不敢于尝试、不敢于追求,这才更容易被打败。
做人,也不妨做一颗青涩的果子,还可以继续学习和成长,还可以成为最为丰硕的那颗果实。
- 2022年05月22日,修改文章初稿
- 2022年5月19日,文章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