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必追求最优解

年轻时,做事情总想追求最优解,为此会花很多时间去做准备,想方设法的寻找最优路线,甚至于在不明确最优路线之前,不采取行动。

年龄渐长,愈发的认为,人生不喜追求什么最优解,甚至于不追求局部最优解;先求有个解决方案即可,再慢慢的调整优化。

为何有这样的思考呢?

其一、追求所谓的最优解,找对自己最好的结果,就无法看到其他解法的价值,限制了自己的眼界。

在事情之前,再见到结果之前,谁都不知道什么解法一定是最优解,只能凭借历史经验做判断。而现在变化快速的时代下,历史经验往往并不奏效。一味的追求事前认为的最优解,很容易错过真正有价值的解法。

类似汽车发明之前,当时所谓的最优解一定是更快的马车;即使汽车发明之后,一段时间里也只是一个大玩具,并不能成为所谓的最优解。而正是汽车,取代了之前更快的马车,拥有了划时代意义的价值。

其二、追求所谓的最优解,是一种「穷」和「懒」的体现。

想一蹴而就,一下子就把事情用最优、最节省的方式搞定,多数是因为害怕从一个普通的解法逐步优化的麻烦,这是懒人的体现。

从普通的解法逐步优化,也会浪费很多资源和机会,也许浪费掉这些资源和机会之后,不会再有第二次机会,或者被别人占据了先机,从而失去机会。这是穷人的体现。

其三、追求所谓的最优解,还可能成为做事的阻碍,带来拖延。

因为追求所谓最优解的理念驱动,若没有找到最优解之前,大体也就不会行动的。大量的时间浪费在寻找最优解之上,而不是先行动起来,甚至会形成一种习惯,让寻找最优解成为自己不愿行动、拖延开始的一个借口。

只要找到一个可行解,就可以行动起来,在行动中优化方向和解法,逐步的趋向于最优解。这大体是现实世界里,寻找最优解的最好方法。

从一开始理论上就寻找最优解,不找到最优解不行动,这是典型的学生思维、答题思维,是要不得的。

  • 20220705,文章初稿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思考

作者之死

2022-7-2 23:18:00

思考阅读

结构化表达,其实并不难

2022-7-11 23:33:14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